在北京八中,有这样一位老师,她的教学方式有些另类,摒弃传统的课本授课,而是用话剧、电影等多种方式,把枯燥的英语课堂变成学生欢乐的海洋。今年高考,她所带的班级,英语科目平均分高达140分。
1990年,汪艳从首都师范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八中工作,1996年的美国之行改变了她对英语教学的认识。“我意识到,学生如果只是会‘课本英语’,就完全无法领会另一种文化的魅力,长大后传播中国文化更是无从谈起。”汪艳说,回国后,她就开始尝试改革教学方式,并得到了学校的支持。
高一年级她会带着学生们看英语剧目、学英语歌曲,高二年级她让学生们参与英语演讲,学着给影视剧配音,学生们特别喜欢,周末都自发来学校排练。在她的课堂里,学生发言不用起立,渴了可以随意喝水。而且,她不安排周考、月考,让学生大呼 “过瘾!”汪艳说,两年下来,学生的语音、词汇自然就会大幅提升,到高三下学期,她才让学生做一些适应高考的习题,学生们会发现,原来试题这么容易。
在汪艳眼里,学生、教学第一位,家庭第二位,“至于那些名啊利啊,就更在底下,完全无所谓了。”有一年毕业季,当她讲完最后一课准备和学生告别时,全班学生自发起立——站到了课桌上。一瞬间,她泪流满面。
这学期,汪艳面对着全新的教学挑战——她所教的班级学生有一半来自远郊区县,英语基础相对薄弱。不过汪艳说,她对这些十五六岁的少年充满信心,“三年过后,他们一定会是好样的。”